星期四上午,刘鹤应约与莱特希泽、姆努钦通电话。中方发出的消息称,双方同意10月初在华盛顿举行第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此前双方将保持密切沟通。工作层将于9月中旬开展认真磋商,为高级别磋商取得实质进展做好充分准备。
消息还说,双方一致认为应共同努力,采取实际行动,为磋商创造良好条件。
中美元首6月达成大阪共识后,双方于7月份在上海举行第十二轮高级别磋商。之后美方忽然宣布加征新的关税,导致中方采取反制措施,贸易战进一步升级。中美紧张的经贸关系不断搅动全球市场,美国股市已出现剧烈动荡。正如刘鹤3日会见美国客人时所说,贸易战不利于中国,不利于美国,也不利于整个世界。
我们注意到,这一次的消息除了宣布双方将在10月初举行新的高级别磋商,还强调双方之前将做认真、充分的准备,为的是10月初的第十三轮高级别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磋商举行之前就提出“实质性进展”的努力方向,这是极为罕见的。
中美都有达成经贸协议的意愿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但是双方迄今仍有较大的立场差距。以往的几番剧烈周折显示出,双方的问题更多不是出在具体细节的讨价还价方面,而是基本态度未能实现彼此对接。美方相信它的实力优势足以支持它哪怕不合理的要求,而中方则坚持谈判必须以相互尊重为基础,过程须是平等的,结果应是双赢。一年多的贸易战使得双方都蒙受了损失,中国对此直言不讳,美方不愿承认贸易战对它自身的伤害,但高关税给美国经济带来好处这种反常识的叙事毕竟无法自圆其说,很难维持下去,所以双方面临是延续双输的彼此消耗还是相互妥协达成协议的抉择。
前段时间双方关税一再加码,接下来要维系贸易战、尤其是如果进一步加码就要投入更多资源。美方虽然是发动贸易战的主动方,实力上有一定优势,但为了延续贸易战而牺牲执政者的政治利益,这在美国的体制中是勉为其难的。
贸易战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僵持,美方的经济优势多一些,中方的政治优势则更明显。有一种预期越来越令人不安:如果双方都不让步,贸易战很可能长期打下去,直至双方无力走出日益形成的复杂雷区,形成对双方持久的战略损害。随着美国指向经济衰退的前期征兆逐渐增多,问题的严峻性无疑在强化。
中美达成协议的意愿看来都在增加。中国愿意达成协议的态度一直以来比较稳定,美方的摇摆性大一些,为追求美方利益最大化有过一些放开手脚测试中方底线的时候。然而几个重大回合下来,想必中方的承受力给美方留下了深刻印象,双方对彼此态度和底线有了更多了解。
中美有了认真开展谈判的更充分条件,但并不意味着双方就真的能在第十三轮经贸高级别磋商中实现重大突破,取得实质性进展。决定中美谈判效率的还有诸多因素,大格局渐渐清晰,但临时性事态的介入能力依然很强。包括美国的一个具体经济数据、政治性紧迫议题的更替都可能产生。
相信中方团队会认真、积极谈判,也会始终坚持原则底线。中国公众算得上“千锤百炼”了,需要继续保持一颗平常心。新的磋商能够取得成果,当然好,但取得不了也没关系。中国经济正在加快形成专门针对贸易战的适应力和调整力,办好自己的事情这个道理已经深入人心。大家都知道,我们越是增加经济的活跃度,越是扩大自己的市场规模,中美经贸协议越有可能早一些向我们走来。▲
来源:环球时报
索引号 :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19-09-09 | |
标 题: 对华贸易战下的四个故事 | ||
文 号: | 主题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