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称,就在另一个新兴经济体巴西正考虑出售包括巴西电力公司、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巴西石油公司在内的几家规模最大、最优秀企业的股份时,中国在全球最大的一批跨国企业中的份额5年间却悄然从1%增至11%。这些数据是由咨询公司“区别集团”创始人、全球多极化问题专家丹·施泰因博克提供的。
据西班牙《起义报》网站2月21日报道,随着过去10年年均经济增长率约达10%,中国学会了巧妙地选择“赢家”,即最具国际发展潜力的部门和公司。
报道称,在政府的支持下,基础设施的发展、高储蓄率、中产阶级的扩张和日益全球化的销售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国际扩张依赖的主要因素。“区别集团”的数据显示,5年间,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在世界总量中的占比由1%跃升至13%。
[SITESERVER_PAGE]据报道,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夕,全球500家最大公司的总市值,发达经济体占2/3,其中美国占总量的16%,欧盟占49%,日本占4%,中国仅占1%。
5年后,最发达经济体的占比仍维持在近2/3的水平,美国占21%,欧盟占32%,日本占10%,而中国企业的占比增加了10倍以上,达到11%。
报道认为,与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巨头不同的是,中国的有志企业必须面对更全球化、资本密集度更高和更具创新性的竞争。然而,从海尔和联想到华为和腾讯,乃至其他来自电力、银行、保险、建筑、汽车和石油等行业的众多企业,中国先驱企业凭借成本优势获得的利益是目前其他对手无法企及的。
[SITESERVER_PAGE]施泰因博克指出,跨国企业历史悠久,曾于1914年在控制着全球过半外商直接投资的英国企业的推动下进入全盛期。
二战结束后,美国大型企业开始充分利用欧洲的重建需求,凭借技术转让和管理能力进行扩张。
报道称,借助规模庞大和完整的国家经济,美国跨国企业数量与日俱增,从通用电气、宝洁到英特尔,都在基于技术和管理创新的国际化进程中得到了长足发展。
[SITESERVER_PAGE]战后重建完成后,包括联合利华、飞利浦和爱立信在内的欧洲跨国企业开始重振雄风。其扩张有赖于国家战略的推动。从上世纪60年代起,英国、法国和德国的跨国公司开始在一些行业挑战美国企业。
施泰因博克指出,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日本竞争对手开始不断涌现,并在从汽车行业到消费电子产品的各个领域的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
施泰因博克认为,中国跨国企业的扩张目前仅限于贸易领域,随着全球研发中心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它们将开始争夺全球领导地位,同时,它们也将为大型新兴经济体的企业巨头开辟道路。信息来源:参考消息
[SITESERVER_PAGE]索引号 : | 主题分类: |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18-02-23 15:26:19.0 | |
标 题: 西媒:全球五百强总市值中企十年间占比猛增 | ||
文 号: | 主题词: |